
不久前,江苏金湖县工信局因频繁向下索要表格资料被通报,仅3月某一周就数次要求基层限时报送数据,其中一次上午10点发通知,下午3点就要结果金智股配,让基层干部不得不放下手头民生工作紧急填表。这种不顾实际的要求,正是当前部分领导机关给基层套上“绳索”的缩影。
有些领导机关为了依法履职,管理好自己的工作,发了一些规范性文件,定了一些规章制度。但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基层一线面临的现状,这些文件反倒成了捆绑基层手脚的绳索。按上级文件规定做,做不成事;不按规定去做,难免受批评。基层干部苦不堪言,呼吁领导机关认真贯彻中央《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精神,多为基层解绳松绑,少干“挖坑拆散”的事。有些地方和部门金智股配,上面领导机关干得越欢,下面基层干得越苦——有权的部门搞审批,没权的部门下指标、搞评比,层层加码之下,基层负担不断加重。
例如养老服务领域,老人上医院看病需要陪护而无家人在场时,有关部门提出“五个要”:既要陪护资质证书、又要有健康证明、也要体强力壮,还要上平台备案,更要收取管理费,同时还要求居委会配备一定数量65岁以下的志愿者。可现实中,55岁以上女性、60岁以上男性或返聘、或旅游、或带孙辈,鲜有愿做志愿者的,部分居委会甚至一个65岁以下志愿者都找不到。现在居委会依靠的骨干力量多是70岁以上的老人,却又有规定70岁以上老人不能担任党支部书记。业委会作为业主们选举产生的民间志愿性社会组织,成员不拿任何报酬,却也面临“这不能做、那不能做”“要这么做、要那么干”等诸多规定束缚,导致鲜有人愿意干业委会工作。这些都是形式不一的“挖坑拆散”。
基层的同志形象地说,现在大家在唱三首歌。领导唱“爱你没商量”,上级机关向基层布置任务压指标时,往往是“不给枪不给炮,只吹冲锋号”;社区干部唱“爱一个人好难”,上级下达的指标多有时间限制,在实际推进中会遇到不少矛盾和困难;居民们唱“其实你不懂我的心”,大家盼望着孩子有良好的教育,老人有便利的养老服务,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……
过去常说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现在基层干部感叹“上面千把锤、下面一根钉”。这种状况必须改变!上级部门必须要转变作风,深入一线,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,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,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,不做“只留痕不留绩”的事,坚决克服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
基层干部很辛苦,风里来雨里去,直接面对人民群众。唯有为基层解绳松绑,让其从实际出发金智股配,放开手脚,创造性地工作,培育社会组织,挖掘社会达人,扶持社会企业,才能把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都解决好,让老百姓笑容更多、心里更暖。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