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方道配资
这周,中方代表团将前往华盛顿,开启新一轮经贸磋商,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财政部高层面对面交流;在这样的背景下,有国家希望从中寻找一些机会。
特朗普态度转变,从强硬到“示好”
特朗普这段时间的态度有点“怪怪的”:一方面他在白宫接见韩国总统李在明时说,“某个时候可能在今年或不久后,我们会访问中国”,还强调中美经贸关系已有改善,听起来不像一向火药味十足的他。但他又不忘“硬着来”,威胁中国,如果不提供稀土磁铁,就得面对200%关税。
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说法也让人捉摸不定。他称中国是美国“最大的军事竞争对手”和“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”,但同时又强调双方是在“高度互相尊重的态度”处理中美关系。这翻来覆去的语气,倒更像是在试探谈判的水温。
稀土博弈方道配资,美国的战略软肋
稀土资源这回又被摆上了谈判桌。美国对中国稀土磁铁的依赖暴露无疑,而特朗普这次扬言如果不供货就加200%税,说得愣是直白,其实就是告诉外界,美国在稀土问题上没有太多的办法。
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里的地位,几乎是无可动摇:全球稀土开采约占60–70%,加工则高达约90%,不仅吃定加工环节,连制成磁铁的能力也遥遥领先;中国的优势,不仅是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,还有西方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。环境和监管制约、以及工业体系的缺失、制造业的整体衰退,让西方国家很难短时间补齐这块短板。就算欧美展开努力,也得几十年才能弥补这一巨大缺口。
俄罗斯趁虚而入,拓展中国市场
在中美角力越来越激烈的当下,俄罗斯看准机会,大声宣称这是他们扩大对华合作的好时机。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明确表示,中美难达协议为俄罗斯在中国市场打开了新的空间。
数据显示,中俄贸易额已连续两年超过2400亿美元,合作不仅局限于能源,也涵盖农产品与工业制品出口,中俄关系在不断升温。
谈判前景:挑战与机会并存
说到底,新一轮谈判挑战不少。一边是特朗普以稀土、技术转让等问题持续施压;一边是制裁仍在推进:美方最近对6家中国实体和4艘相关船只实施制裁,背景是“参与伊朗石油贸易”,这让谈判蒙上不小阴影。
但同样重要的是,中美之间并非对立到不通人情。美国确实离不开中国市场,特别是对于大豆农来说,中国市场至关重要,每年超2000万吨,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大约四成,如此比例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与此同时,中国也在积极打造更多供应来源,最近宣布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1200万吨大豆,分散依赖,也是在为自己谈判稳住底牌。这场博弈,不只是两国间的角力,更有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版图。
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博弈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方道配资,没有人愿意错过这场重新洗牌的机会。大家如何看这件事?欢迎讨论。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